网课代看、学习通快速代看

食品毒理学(天水师范学院)1451616183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完整版

作者:网课答案  阅读量:16  时间:4个月前
食品毒理学(天水师范学院)1451616183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测试

1、单选题: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A: 食品中微生物毒素的产生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B: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毒作用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C: 食品中的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及机制,并确定其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D: 食品中多环芳烃毒作用机制及其防护措施
答案:  食品中的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及机制,并确定其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

食品毒理学(天水师范学院)1451616183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完整版

2、单选题:
毒理学toxicology一词是由希腊文toxikon与logos两个词演变而来,原文的意思是(    )‌

A: 描述毒物的科学
B: 外源化学物
C: 毒品
D: 箭毒
答案:  描述毒物的科学

3、单选题:
通常认为(    )是现代毒理学发展的标志‍

A: 20世纪初叶
B: 20世纪中叶
C: 20世纪末叶
D: 1950年
答案:  20世纪初叶

4、单选题:
1994、2003、2014年我国分别正式颁布、实施、修订了(    )‎

A: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B: 《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规范》
C: 《食品安全性物理学评价程序》
D: 《保健食品功能性毒理学评价规范》
答案: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5、单选题:
外源性化学物是一类(    )的物质。‏

A: 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中广泛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素,非机体内源产生,参与体内代谢,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B: 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中广泛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有时候是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机体内源产生,参与体内代谢,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C:  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非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非机体内源产生,参与体内代谢,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D: 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中不常见,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有时候是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机体内源产生,不参与体内代谢,没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答案:   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非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非机体内源产生,参与体内代谢,具有生物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6、单选题:
机制毒理学关注的是(    )‌

A: 毒性鉴定
B: 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
C: 化学物对生物体产生毒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D: 分子病理学
答案:  化学物对生物体产生毒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7、单选题:
描述毒理学关注的是(    )‏

A: 毒性鉴定
B: 化学物对生物体如何产生毒作用
C: 剂量-反应关系
D: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答案:  毒性鉴定

8、单选题:
管理毒理学主要任务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    )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A: 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
B: 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
C: 动物试验
D: 流行病学调查
答案:  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

9、单选题:
公元前2650年所著的(    )成为大多数中医药著作的基础。‎

A: 《黄帝内经》
B: 《皇帝内经》
C: 《炎帝内经》
D: 《本草纲目》
答案:  《黄帝内经》

10、单选题:
食品毒理学原是(    )的一个组成部分。WHO、FAO、FDA是现代食品毒理学的先驱和倡导者。‏

A: 毒理学和食品卫生学
B: 物理学和食品卫生学
C: 生物化学
D: 食品工艺学
答案:  毒理学和食品卫生学

11、多选题:
神农被誉为(    ),公元前2735年,编辑完成了40卷“本草”典籍,其中包括(    )365种以及药物265种。‌

A: 有毒植物目录、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B: 现代毒理学之父
C: 中医、草药和农业之父
D: 金属毒物、植物毒物、矿物毒物
答案:  有毒植物目录、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中医、草药和农业之父

12、多选题:
国外有关毒物和解毒剂的第一本著作出自古埃及人,完稿于公元前1553~1500年间,后被(    )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    )。‎‍‎

A: 《埃伯斯纸草文稿》
B: 埃及德国学家Ebers
C: 《罗伯斯纸草文稿》
D: 德国古埃及学家Ebers
答案:  《埃伯斯纸草文稿》;
德国古埃及学家Ebers

13、多选题: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 他强调了(    )的重要性,并认为过多过少的饮食同样有害,健康是体液平衡的结果,(    )均能影响健康。​​

A: 营养/饮食
B: 运动/饮食
C: 山川、河流、大气等环境因素
D: 空气、水、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
答案:  营养/饮食;
空气、水、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

14、多选题:
Mithridates米塔拉达梯六世(公元前131~前63)可能是系统研究(  )的第一人,因而被认为是(    )创始人‍

A: 动物试验
B: 人体毒物
C: 法医毒理学
D: 临床毒理学
答案:  人体毒物;
临床毒理学

15、多选题:
‍‎医学教授Pertus(1250~1316) ——(    )书中将毒物分为(    )三大类,并列出了所有已知毒物的中毒症状和治疗方法。‎

A: 《关于中毒》
B: 《关于毒物》
C: 植物源性、矿物源性和动物源性
D: 金属源性、动物源性和植物源性
答案:  《关于中毒》;
植物源性、矿物源性和动物源性

16、多选题:
巴拉塞尔士(Paracelsus 1493-1541) 弗洛伊德学说的(    )的教父。他提出“(    )”‏‏

A: 先驱化学家、解剖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
B: 先驱物理学家、外科学家、药物创始人和化学疗法
C: 所有物质都不是毒物,没有一种不是解毒剂。只要剂量正确,就可以把疾病治愈。
D: 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一种不是毒物。只要剂量正确,就可以把毒物变成仙丹。
答案:  先驱化学家、解剖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
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一种不是毒物。只要剂量正确,就可以把毒物变成仙丹。

17、多选题:
Orfila(1787~1853)是第一位利用(    )的毒理学家,为法医学和法医毒理学作出了伟大贡献。是应用化学方法研究毒物的先驱,长期以来被认为是(    )的奠基人。‌

A: 化学材料和系统化学分析作为中毒法律依据
B: 近代毒理学
C: 尸检材料和系统化学分析作为中毒法律依据
D: 现代毒理学
答案:  尸检材料和系统化学分析作为中毒法律依据;
现代毒理学

18、多选题:
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    )”(1961)和Rachel  Carson的著作(    )的出版(1962),极大地推动了毒理学科学的发展。​

A: 多氯联苯事件
B: 反应停事件
C: 《寂静的春天》
D: 《海风下面》
答案:  反应停事件;
《寂静的春天》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测试

1、单选题:
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引起(    )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A: 器质性病变
B: 功能性病变
C: 体质和免疫力
D: 功能性或器质性
答案:  功能性或器质性

2、单选题:
毒物按其来源可分为(    )。‎

A: 化学性毒物和物理性毒物
B: 挥发性性毒物和非挥发性毒物
C: 气体毒物和固体毒物
D: 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
答案:  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

3、单选题:
化学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是(    )。‍

A: 毒物
B: 毒性
C: 毒力
D: 毒效应
答案:  毒性

4、单选题:
毒物对生物机体的有害作用是指(    )​

A: 毒效应
B: 毒物
C: 毒性
D: 毒药
答案:  毒效应

5、单选题:
毒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    ),故又称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A: 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B: 良好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C: 不可接受生物学改变
D: 可耐受生物学改变
答案:  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6、单选题:
按照毒作用发生的快慢分为(    )。‏

A: 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B: 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C: 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D: 肝脏毒作用和肾脏毒作用
答案:  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7、单选题:
按照毒作用损伤恢复情况分为(    )‏

A: 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
B: 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C: 一般毒作用和特殊毒作用
D: 血液毒作用和靶器官毒作用
答案:  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8、单选题:
毒效应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化学物质的(    )‍

A: 毒物谱
B: 毒性参数
C: 毒效应谱
D: 毒物剂量谱
答案:  毒效应谱

9、单选题:
(    )是指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性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A: 生物学标志
B: 接触生物学标志
C: 效应生物学标志
D: 敏感生物学标志
答案:  生物学标志

10、单选题:
到达剂量又称(    )或生物有效剂量,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官(如组织、细胞)的外源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A: 内剂量
B: 靶剂量
C: 绝对剂量
D: 阈剂量
答案:  靶剂量

11、多选题:
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化学物质的剂量越大,所致的(    )应该越大,或出现的(    )应该越高。‍

A: 量反应强度
B: 量反应发生率
C: 质反应发生率
D: 质反应力度
答案:  量反应强度;
质反应发生率

12、多选题:
剂量-反应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即以表示(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

A: 半数剂量
B: 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
C: 质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量反应的百分率
D: 剂量
答案:  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
剂量

13、多选题:
(    )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    )。‏

A: 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B: 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LOAEL)
C: 阈剂量
D: 最小致死量或浓度(LD01或LC01)
答案:  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阈剂量

14、多选题:
慢性阈剂量(Limch)则为(    )接触所得。在毒理学试验中获得的类似参数是(    )。‏

A: 一次
B: 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
C: 最大耐受剂量(MTD或LD0)
D: 长期反复多次
答案:  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
长期反复多次

15、多选题:
急性毒作用带(Zac)为(    )的比值,表示为:(    )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A: 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
B: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
C: Zac= LD100/Limac
D: Zac= LD50/Limac
答案: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
Zac= LD50/Limac

16、多选题:
(    )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    )。‏

A: 半数致死剂量(LD50)
B: 最大致死剂量(LD100)
C: 越大
D: 越小
答案:  半数致死剂量(LD50);
越小

17、多选题:
损害作用的特点(    )​

A: 寿命可能缩短
B: 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C: 机体对外界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D:


上一篇:现代汉语(黑龙江大学)1463118172 中国大学MOOC答案100分完整版

下一篇:创业机会识别(宁波财经学院)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2版100分完整版

请发表您的评论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微信:Li_Scholar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