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2020.09.21-2020.09.27)
1矿井瓦斯—单元测验
1、单选题:
“瓦斯”词语来源于:
A: 美国
B: 日本
C: 波兰
D: 苏联
答案: 日本
2、多选题:
矿井瓦斯成分很复杂,包括:
A: CH4
B: CO2
C: N2
D: SO2
答案: CH4 ;
CO2 ;
N2 ;
SO2
3、多选题:
下列属于瓦斯在煤体内的赋存状态的有:
A: 游离态
B: 吸着状态
C: 吸收状态
D: 吸附状态
答案: 游离态;
吸着状态;
吸收状态;
吸附状态
4、多选题:
煤层保存瓦斯量的多少取决于:
A: 煤层埋藏深度
B: 煤层透气性
C: 地质构造岩浆浸入
D: 贮藏条件
答案: 煤层埋藏深度;
煤层透气性;
地质构造岩浆浸入;
贮藏条件
5、多选题:
矿井瓦斯对煤炭开采的影响有:
A: 可造成瓦斯窒息事故
B: 可酿成瓦斯燃烧事故
C: 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D: 产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答案: 可造成瓦斯窒息事故;
可酿成瓦斯燃烧事故;
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产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6、判断题:
瓦斯成因经历了生物化学成气时期和煤化变质作用时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7、判断题:
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是瓦斯在煤体内存在的两种主要状态,其中,煤中瓦斯有80~90%以上呈游离状态。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8、判断题:
吸附瓦斯和游离瓦斯之间的相互转换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9、判断题:
瓦斯的吸收状态是指在孔隙表面的固体分子引力作用下,气体分子被紧密的吸附于孔隙表面,形成很薄的吸附层。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10、判断题:
广义的瓦斯是指煤矿井下有毒气体的总称。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2煤与瓦斯突出—单元测验
1、单选题:
不是煤与瓦斯突出的致因因素主要有:
A: 地压
B: 瓦斯
C: 煤性质
D: 温度
答案: 温度
2、多选题: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有:
A: 破坏煤壁
B: 摧毁巷道
C: 风流逆转
D: 煤流埋人
答案: 破坏煤壁;
摧毁巷道;
风流逆转;
煤流埋人
3、多选题:
以下属于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的是:
A: 始突深度相差很大
B: 突出强度以中、小型为常见
C: 突出孔洞多呈口小肚大的梨形
D: 突出预兆可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答案: 始突深度相差很大;
突出强度以中、小型为常见;
突出孔洞多呈口小肚大的梨形;
突出预兆可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4、多选题:
以下属于煤与瓦斯突出一般规律的有:
A: 绝大多数突出发生在回采工作面
B: 石门突出危险性最大
C: 煤体破坏程度越低突出危险性越高
D: 大多数突出前有作业方式诱导
答案: 石门突出危险性最大;
大多数突出前有作业方式诱导
5、多选题:
以下属于煤与瓦斯突出中地压显现预兆的有:
A: 施钻时垮孔、顶钻、夹钻
B: 岩煤自行剥落
C: 支架变形
D: 顶底板凸起台阶
答案: 施钻时垮孔、顶钻、夹钻;
岩煤自行剥落;
支架变形;
顶底板凸起台阶
6、判断题: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7、判断题:
突出危险因坚硬围岩存在而增大。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8、判断题:
突出大多数发生在地质构造带。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9、判断题:
突出发生前有声预兆很多,一旦出现了有声预兆,一定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10、判断题:
煤与瓦斯突出有一定的随机性,是不可预测和控制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3矿井瓦斯爆炸—单元测验
1、单选题:
下列不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原因有:
A: 瓦斯积聚
B: CO浓度达到0.0024%以上
C: 引爆火源
D: 管理不善
答案: CO浓度达到0.0024%以上
2、多选题:
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
A: 瓦斯浓度:5~16%
B: 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2%
C: 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2%
D: 瓦斯浓度、氧气含量和引爆火源需要同时具备
答案: 瓦斯浓度:5~16%;
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2%;
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2%;
瓦斯浓度、氧气含量和引爆火源需要同时具备
3、多选题:
引起瓦斯积聚的常见主要因素有:
A: 采掘面风量不足
B: 风流短路
C: 瓦斯异常涌出
D: 电火花
答案: 采掘面风量不足;
风流短路;
瓦斯异常涌出
4、多选题:
防治瓦斯爆炸的措施有:
A: 防治瓦斯超限和积聚措施
B: 杜绝火源
C: 提高人员素质
D: 加强监察系统管理
答案: 防治瓦斯超限和积聚措施;
杜绝火源;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监察系统管理
5、多选题:
下列属于引起瓦斯积聚的原因有:
A: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
B: 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
C: 通风系统不合理
D: 撞击、摩擦火花
答案: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
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
通风系统不合理
6、判断题:
当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威力最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7、判断题:
放炮产生火花主要是指炮泥填装不满、最小抵抗线不够、放明炮、放糊炮、接线不良、炸药不符合要求等引起火花。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8、判断题:
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爆炸直接原因之一是由于照明信号综合装置接线腔内产生了电火花。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9、判断题:
瓦斯爆炸时需要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2%。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10、判断题:
引起瓦斯爆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瓦斯异常涌出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4瓦斯(煤层气)抽采的意义及条件—单元测验
1、单选题:
以下不是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的有:
A: 突出矿井
B: 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³/min
C: 矿井绝对涌出量大于或等于40m³/min
D: 低瓦斯矿井
答案: 低瓦斯矿井
2、多选题:
瓦斯抽采的意义有:
A: 减少瓦斯涌出
B: 减少通风负担
C: 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D: 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减少瓦斯涌出;
减少通风负担;
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保护生态环境
3、多选题:
煤层按瓦斯抽采难易程度可划分为:
A: 容易抽采
B: 可以抽采
C: 较难抽采
D: 无法抽采
答案: 容易抽采;
可以抽采;
较难抽采
4、多选题:
影响瓦斯抽采的因素有:
A: 煤层厚度
B: 瓦斯含量
C: 地质构造
D: 采掘部署
答案: 煤层厚度;
瓦斯含量;
地质构造;
采掘部署
5、多选题:
煤层气有以下哪些用途:
A: 生产炭黑
B: 发电
C: 汽车燃料
D: 供热
答案: 生产炭黑;
发电;
汽车燃料;
供热
6、判断题:
瓦斯抽采是利用瓦斯泵或其它抽采设备,抽取煤岩层中高浓度瓦斯,并通过与巷道隔离的管网,把抽出的高浓度瓦斯排至地面或矿井总回风巷中。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7、判断题:
按燃烧热值计算,1m3瓦斯相当于1.25㎏标准煤。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8、判断题:
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和瓦斯含量是划分矿井瓦斯抽采难易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9、判断题:
突出矿井必须建立满足防突工作要求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10、判断题:
瓦斯抽采既可利用井下空间进行抽采,也可以通过在地面布置煤层气井进行抽采。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11、判断题:
任一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³/min或者任一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 m³/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必须建立井下临时抽采系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12、判断题:
当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0.003d-1,煤层透气性系数>10m2·MPa-2·d-1,属于可以抽采。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测验
1、多选题:
瓦斯抽采的意义有:
A: 减少瓦斯涌出
B: 减少通风负担
C: 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D: 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减少瓦斯涌出;
减少通风负担;
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保护生态环境
2、多选题:
以下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的有:
A: 突出矿井
B: 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³/min
C: 矿井绝对涌出量大于或等于40m³/min
D: 低瓦斯矿井
答案: 突出矿井;
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³/min;
矿井绝对涌出量大于或等于40m³/min
3、多选题:
煤层按瓦斯抽采难易程度可划分为:
A: 容易抽采
B: 可以抽采
C: 较难抽采
D: 无法抽采
答案: 容易抽采;
可以抽采;
较难抽采
4、多选题:
影响瓦斯抽采的因素有:
A: 煤层厚度
B: 瓦斯含量
C: 地质构造
D: 采掘部署
答案: 煤层厚度;
瓦斯含量;
地质构造;
采掘部署
5、多选题:
煤层气有以下哪些用途:
A: 生产炭黑
B: 发电
C: 汽车燃料
D: 供热
答案: 生产炭黑;
发电;
汽车燃料;
供热
6、判断题:
瓦斯抽采是利用瓦斯泵或其它抽采设备,抽取煤岩层中高浓度瓦斯,并通过与巷道隔离的管网,把抽出的高浓度瓦斯排至地面或矿井总回风巷中。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7、判断题:
按燃烧热值计算,1m3瓦斯相当于1.25㎏标准煤。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8、判断题:
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和瓦斯含量是划分矿井瓦斯抽采难易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9、判断题:
突出矿井必须建立满足防突工作要求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10、判断题:
瓦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