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 ——定量分析概述
101测
1、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化学”基础课程(即四大化学)的为( )
A: 有机化学
B: 无机化学
C: 物理化学
D: 生物化学
答案: 生物化学
2、单选题:
“定性分析”主要解决的问题为( )
A: 样品中含有哪些组分
B: 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有多高
C: 样品中某组分的分子结构
D: 样品中某组分的如何合成
答案: 样品中含有哪些组分
3、单选题:
“定量分析”主要解决的问题为( )
A: 样品中含有哪些组分
B: 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有多高
C: 样品中某组分的分子结构
D: 样品中某组分的如何合成
答案: 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有多高
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 )
A: 鉴定物质的组成
B: 测定相关组分含量
C: 探究物质的结构
D: 研究合成化合物的途径
答案: 研究合成化合物的途径
5、单选题:
第一个报道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科学家为( )
A: 拉瓦锡
B: 玻义耳
C: 普罗斯
D: 盖-吕萨克
答案: 盖-吕萨克
6、单选题:
第一个报道酸碱指示剂的科学家为( )
A: 拉瓦锡
B: 玻义耳
C: 普罗斯
D: 盖-吕萨克
答案: 玻义耳
7、单选题:
仪器分析法的发展始于( )
A: 公元前13世纪
B: 1799年
C: 20世纪
D: 21世纪
答案: 20世纪
8、单选题:
人们对相距遥远恒星的组成进行分析,最可能采用的方法为( )
A: 电化学方法
B: 光化学方法
C: 滴定分析法
D: 重量分析法
答案: 光化学方法
9、单选题:
在工业企业, ( )与分析检测无关
A: 原材料的选择
B: 生产流程的控制
C: 产品的检验
D: 没有哪个过程
答案: 没有哪个过程
10、单选题:
在环境保护部门,( )与分析检测无关
A: 大气污染的控制
B: 河水的净化
C: 土壤污染的监控
D: 没有哪项工作
答案: 没有哪项工作
102测
1、单选题:
根据所需被测样品的多少,可将分析化学进行分类,下列不属于这种分类方法的为(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组分分析
答案: 痕量组分分析
2、单选题:
根据能分析出被测组分含量的高低,可将分析化学进行分类,下列不属于这种分类方法的为( )
A: 常量组分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组分分析
D: 痕量组分分析
答案: 半微量分析
3、单选题:
根据被分析组分的类型,可将分析化学分类为( )
A: “有机分析”和“无机分析”
B: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C: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D: “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
答案: “有机分析”和“无机分析”
4、单选题:
根据被分析时所依据的物质性质的不同,可将分析化学分类为( )
A: “有机分析”和“无机分析”
B: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C: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D: “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
答案: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5、单选题:
与“化学分析”相比,“仪器分析”所不具有的优点为( )
A: 灵敏度高
B: 自动化程度高
C: 分析速度快
D: 准确度高
答案: 准确度高
6、单选题:
与“仪器分析”相比,“化学分析”所不具有的优点为( )
A: 灵敏度高
B: 分析设备便宜
C: 适于常量分析
D: 准确度高
答案: 灵敏度高
7、单选题:
常量分析所需的固体样品量一般( )
A: >0.1g
B: 0.01~0.1g
C: >20g
D: <0.001g
答案: >0.1g
8、单选题:
常量组分分析,所测组分含量通常( )
A: >1%
B: 0.01~1%
C: 0.001~0.1%
D: <0.001%
答案: >1%
103测
1、单选题:
第一个报道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科学家为( )
A: 拉瓦锡
B: 玻义耳
C: 普罗斯
D: 盖-吕萨克
答案: 盖-吕萨克
2、单选题:
第一个报道酸碱指示剂的科学家为( )
A: 拉瓦锡
B: 玻义耳
C: 普罗斯
D: 盖-吕萨克
答案: 玻义耳
3、单选题:
玻义耳报道的第一个酸碱指示剂可能是( )
A: 酚酞
B: 甲基橙
C: 甲基红
D: 石蕊
答案: 石蕊
4、单选题:
仪器分析法的发展始于( )
A: 公元前13世纪
B: 1799年
C: 20世纪
D: 21世纪
答案: 20世纪
5、单选题:
人们对相距遥远恒星的组成进行分析,最可能采用的方法为( )
A: 电化学方法
B: 光化学方法
C: 滴定分析法
D: 重量分析法
答案: 光化学方法
6、单选题:
下列估计不是未来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的是( )
A: 智能化
B: 灵敏性更高
C: 选择性更强
D: 提高行业入门要求
答案: 提高行业入门要求
7、单选题:
第一个提出化学反应需按一定计量关系进行的科学家为( )
A: 拉瓦锡
B: 玻义耳
C: 普罗斯
D: 盖-吕萨克
答案: 普罗斯
104测
1、单选题:
环保部门对土壤污染进行监控,需要进行分析检测,下列( )不属于分析的步骤
A: 取样、缩分
B: 溶样
C: 数据处理
D: 对责任单位罚款
答案: 对责任单位罚款
2、单选题:
取样时,能做到样品取得少,而代表性好的方法为( )
A: 多点法
B: 四分法
C: 一点法
D: 抽签法
答案: 多点法
3、单选题:
四分法缩分时,所取的部分为( )
A: 四块中的一块
B: 四块中的相邻两块
C: 四块中的对角线两块
D: 四块中的三块
答案: 四块中的对角线两块
4、单选题:
分析铝土矿中三氧化二铝含量,已知样品中含有较多的干扰物(氧化铁),下列最好的溶样试剂为( )
A: 蒸馏水
B: NaOH溶液
C: HCl溶液
D: 乙醇溶液
答案: NaOH溶液
5、单选题:
分析铝土矿中三氧化二铝含量,已知样品中含有较多的干扰物(二氧化硅),下列最好的溶样试剂为( )
A: 蒸馏水
B: NaOH溶液
C: HCl溶液
D: 乙醇溶液
答案: HCl溶液
6、单选题:
分析样品中氯离子含量,若需酸溶样,肯定不能使用的为( )
A: 硝酸
B: 硫酸
C: 醋酸
D: HCl
答案: HCl
7、单选题:
为了铁矿石中铁元素(有铝离子干扰)含量,最好采用的分析方法( )
A: 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B: 加入氨水的沉淀重量法
C: 分光光度法(一种仪器分析法)
D: 原子吸收光谱法(一种仪器分析法)
答案: 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分析)
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述
201测
1、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标签上注( )mol/L的溶液,可做一般滴定分析中的标准溶液。
A: 0.1
B: 0.11
C: 0.1035
D: 1.0
答案: 0.1035
2、单选题:
HCl滴定NaOH,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3.1~4.4)。化学计量点时的pH为( )
A: 7.0
B: 3.1
C: 4.4
D: 6.5
答案: 7.0
3、单选题:
根据所利用的化学反应类型,可对滴定分析法进行分类,下列何者不属于此分类( )
A: 配位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酸碱滴定法
D: 沉淀滴定法
答案: 酸碱滴定法
4、单选题:
根据滴定操作过程的不同,可对滴定方式进行分类,下列何者不属于此分类( )
A: 返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配位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答案: 置换滴定法
5、单选题:
用配位滴定法对铝离子测定时,由于EDTA 与铝离子反应慢,所以不能用EDTA直接滴定。可以先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并在加热条件下与铝离子反应,再用锌离子的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EDTA。以上操作是( )滴定法。
A: 直接
B: 间接
C: 返
D: 置换
答案: 返
6、单选题:
一般条件下,钙离子没有氧化、还原性能,不能用高锰酸钾直接滴定。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滴定:向试液中加入过量草酸铵,生成草酸钙沉淀,过滤分离出沉淀并溶于硫酸,再用高锰酸钾滴定。以上操作是( )滴定法
A: 直接
B: 间接
C: 返
D: 置换
答案: 间接
7、单选题:
为了测定自来水中游离氯的含量,向其中加入过量KI,生成单质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碘,从而计算出氯的含量。上述方法属于( )滴定法
A: 返
B: 直接
C: 置换
D: 间接
答案: 置换
8、单选题:
直接滴定法是通过滴定管把一种标准溶液,直接滴加到被测溶液中进行滴定分析,其滴定反应必须符合一定要求。以下( )不是直接滴定法必须要求的。
A: 反应要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
B: 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接近完全(>99.9%)
C: 反应速度要快
D: 滴定剂有很深颜色
答案: 滴定剂有很深颜色
9、单选题:
对于基准物,摩尔质量最好大一些,其原因主要为:摩尔质量越大( )
A: 价格越低
B: 所用的基准物越少,越省钱
C: 所用的基准物越多,称量误差越小
D: 试剂纯度越高
答案: 所用的基准物越多,称量误差越小
202测
1、单选题:
基准物可以直接配成标准溶液,下列不是基准物必须具备的性质( )
A: 纯度高
B: 性质稳定
C: 化学式已知
D: 具有很深颜色
答案: 具有很深颜色
2、单选题:
下列( )的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A: 重铬酸钾
B: 氢氧化钠
C: 盐酸
D: 高锰酸钾
答案: 重铬酸钾
3、单选题:
为了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氢氧化钠4.0g,用水溶解后加水到1L。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溶解,加入酚酞指示剂两滴,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粉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如上的4.0g氢氧化钠一般用( )衡量,邻苯二氢钾一般用( )
A: 分析天平,分析天平
B: 台天平,分析天平
C: 体重计,台天平
D: 台天平,台天平
答案: 台天平,分析天平
4、单选题:
为了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氢氧化钠4.0g,用水溶解后加水到1L。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溶解,加入酚酞指示剂两滴,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粉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如上的加水到1L一般用( )衡量。
A: 滴定管
B: 容量瓶
C: 烧杯
D: 量筒
答案: 烧杯
5、单选题:
为了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氢氧化钠4.0g,用水溶解后加水到1L。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溶解,加入酚酞指示剂两滴,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粉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根据( )计算。
A: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和滴定所用氢氧化钠体积
B: 4.0g和1L
C: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和水体积30mL
D: 4.0g和30mL
答案: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和滴定所用氢氧化钠体积
6、单选题:
标准溶液浓度通常采用( )表达
A: 质量分数
B: 质量浓度
C: 物质的量浓度
D: 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
7、单选题:
为了配制盐酸标准溶液:量取浓盐酸10mL,加水到1L。称取无水碳酸钠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溶解,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两滴,用上述盐酸溶液滴定到由黄转橙。浓盐酸10mL用( )衡量,溶解碳酸钠的30mL用( )衡量
A: 量筒,滴定管
B: 移液管,移液管
C: 量筒,洗瓶直接加入
D: 滴定管,量筒
答案: 量筒,洗瓶直接加入
学习重点测验
1、单选题: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的点称为:
A: 等电点
B: 滴定误差
C: 化学计量点
D: 滴定终点
答案: 滴定终点
2、单选题:
依据化学反应类型,对滴定分析法进行分类,下列何者不属于此分类
A: 配位滴定法
B: 酸碱滴定法
C: 直接滴定法
D: 氧化还原滴定法
答案: 直接滴定法
3、单选题:
根据滴定操作过程的差异,对滴定方式进行分类,下列何者不属于此分类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酸碱滴定法
D: 置换滴定法
答案: 酸碱滴定法
4、单选题:
下列( )的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A: 盐酸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重铬酸钾
答案: 重铬酸钾
5、单选题:
为了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氢氧化钠4.0g,用水溶解后加水到1L。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水溶解,加入酚酞指示剂两滴,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粉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如上的加水到1L一般用( )衡量。
A: 烧杯
B: 移液管
C: 量筒
D: 滴定管
答案: 量筒
6、判断题:
对于基准物,摩尔质量最好大一些,其原因主要为:摩尔质量越大,试剂纯度越高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7、判断题:
直接滴定法是通过滴定管把一种标准溶液,直接滴加到被测溶液中进行滴定分析,这一类滴定反应必须符合:反应要一定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接近完全(>99.9%);反应速度要快;能找到合适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正确
8、判断题:
标签上注0.10 mol/L的溶液,可做一般滴定分析中的标准溶液。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错误
9、填空题:
标准溶液浓度通常采用 表达
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
10、填空题: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浓度:可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锥形瓶,加入用适量新煮沸的蒸馏水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将待测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装于碱式滴定管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滴定至微红色即为滴定终点。以上操作是 滴定法。
答案: 直接
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301测
1、单选题:
下列不表达精密度的为( )
A: 绝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极差
D: 标准偏差
答案: 绝对误差
2、单选题:
下列可表达准确度的为( )
A: 相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极差标准
D: 偏差
答案: 相对误差
3、单选题:
真实值为10.42,而测定值为10.45,绝对误差为( )
A: 0.03
B: -0.03
C: 0.3
D: -0.3
答案: 0.03
4、单选题:
真实值为10.42,而测定值为10.45,相对误差为( )
A: 3%
B: 0.3%
C: -0.3%
D: 3%
答案: 0.3%
5、单选题:
真实值为10.42,而测定4次的值分别为10.65;10.60;10.61;10.62,其中10.65的偏差为( )
A: 0.23
B: 0.03
C: -0.03
D: 0.20
答案: 0.03
6、单选题:
真实值为10.42,而测定4次的值分别为10.65;10.60;10.61;10.62,平均偏差为( )
A: 0.20
B: 0.00
C: 0.015
D: 0.23
答案: 0.015
7、单选题:
真实值为10.42,而测定4次的值分别为10.65;10.60;10.61;10.62,极差为( )
A: 0.20
B: 0.05
C: 0.015
D: 0.23
答案: 0.05
8、单选题:
真实值为10.42,而测定4次的值分别为10.65;10.60;10.61;10.62,标准偏差为( )
A: 0.20
B: 0.02
C: 0.015
D: 0.00
答案: 0.02
9、单选题:
下列一定是正值的为( )
A: 相对误差
B: 偏差
C: 标准偏差
D: 绝对误差
答案: 标准偏差
302测
1、单选题:
绝对误差一定,取样量越大,则( )
A: 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好
B: 相对误差越大,准确度越好
C: 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差
D: 相对误差越大,准确度越差
答案: 相对误差越小,准确度越好
2、单选题:
下列属于系统误差的为( )
A: 最后一位估读
B: 微风荡漾,天平晃动
C: 称量粗心,药品撒落
D: 试剂中含有一些被测物
答案: 试剂中含有一些被测物
3、单选题:
下列属于随机误差的为( )
A: 电压不稳,指针摇摆
B: 滴定用力过猛,溶液溅出
C: 试剂中含有一些被测物
D: 仪器刻度稍低
答案: 电压不稳,指针摇摆
4、单选题:
有一份样品(量很大),全班30名同学对其用某种方法测定,每人测定一次取平均值。此值为( )
A: 真实值
B: 准确值
C: 接近总体平均值
D: 总体平均值
答案: 接近总体平均值
5、单选题:
绝对偏差越小,说明( )
A: 准确度越好
B: 精密度越好
C: 准确度越差
D: 精密度越差
答案: 精密度越好
6、单选题:
有一份样品(量很大),某同学对其用某种方法测定,若测定近乎无穷多数取平均值。此值为( )
A: 真实值
B: 准确值
C: 总体平均值
D: 没有误差的值
答案: 总体平均值
7、单选题:
有一份样品(量很大),A同学对其用某种方法测定,若测定近乎无穷多数取平均值。关于此值的说法,不正确的为( )
A: 是总体平均值
B: 是没有随机误差的值
C: 是真实值
D: 若没有系数误差,为真实值
答案: 是真实值
8、单选题:
关于减小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不可行的为( )
A: 校正仪器
B: 对照实验
C: 空白实验
D: 测定多次取平均值
答案: 测定多次取平均值
9、单选题:
关于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可行的为( )
A: 测定多次取平均值
B: 校正仪器
C: 对照实验
D: 空白实验
答案: 测定多次取平均值
10、单选题:
平均偏差越小,说明( )
A: 准确度越好
B: 精密度越好
C: 准确度越差
D: 精密度越差
答案: 精密度越好
11、单选题:
标准偏差越小,说明( )
A: 准确度越好
B: 精密度越好
C: 准确度越差
D: 精密度越差
答案: 精密度越好
303测
1、单选题:
正态分布图的纵坐标是( )
A: 概率
B: 概率密度
C: 测定值
D: 误差值
答案: 概率密度
2、单选题:
标准正态分布图的横坐标( )
A: 是测定值
B: 没有单位
C: 是绝对误差
D: 是概率
答案: 没有单位
3、单选题:
标准正态分布图的曲线下方的面积是( )
A: 概率密度
B: 概率
C: 测定值
D: 相对误差
答案: 概率
4、单选题:
对于一种测定方法,报告时的置信概率越大,其置信区间( )
A: 范围也越大
B: 范围也越小
C: 范围不变
D: 范围忽大忽小
答案: 范围也越大
5、单选题:
报告时的置信概率一定,方法的精密度越好,则( )
A: 标准偏差小,置信范围变大
B: 标准偏差大,置信范围变大
C: 标准偏差小,置信范围变小
D: 标准偏差大,置信范围变小
答案: 标准偏差小,置信范围变小
6、单选题:
报告时的置信概率一定,对于某种方法,测定多次取平均值,( )
A: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变小,置信范围变大
B: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大,置信范围平均值的大
C: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小,置信范围平均值的小
D: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大,置信范围平均值的小
答案: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小,置信范围平均值的小
7、单选题:
总体平均值是( )
A: 真值
B: 测定值的平均值
C: 测定无穷多次的平均值
D: 可疑值
答案: 测定无穷多次的平均值
8、单选题:
在消除系统误差情况下,全班30名同学,对某样品每人测定一次,求得标准偏差为0.3mg/L。若每人测定无穷多次取平均值报告给老师,则30个数值的标准偏差为( )
A: 0.3mg/L
B: 9.0mg/L
C: 0.01mg/L
D: 0.00mg/L
答案: 0.00mg/L
9、单选题:
95%置信概率下:m=31.55mg/L±0.05mg/L,其含义可解读为( )
A: 有95%把握保证,31.50~31.60范围包含真实值
B: 有95%把握保证,31.50~31.60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
C: 测定值在31.50~31.60范围的可能性为95%
D: 真实值落在31.50~31.60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答案: 有95%把握保证,31.50~31.60范围包含总体平均值
304测
1、单选题:
可疑值是一组数据中的( )
A: 平均值
B: 中位数值
C: 第一个数值
D: 极端数值
答案: 极端数值
2、单选题:
可疑值一定( )所产生的
A: 由随机误差
B: 由系统误差
C: 由过失
D: 由随机误差或过失
答案: 由随机误差或过失
3、单选题:
对于偏离很大的可疑值,可认为( )
A: 一定由过失引起,可保留
B: 由过失引起的可能性极大,需舍弃
C: 一定由过失引起,需舍弃
D: 由过失引起的可能性极大,可保留
答案: 由过失引起的可能性极大,需舍弃
4、单选题:
格鲁布斯法,先根据一组测定值计算出G,再与表格所查的G,p比较,G( )G,p需舍弃可疑值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不等于
答案: 大于
5、单选题:
Q检验法中,Q的计算是用邻差(可疑值与邻近值之差)除以( )
A: 极差
B: 平均偏差
C: 标准偏差
D: 相对误差
答案: 极差
305测
1、单选题:
以下计算式11.05+1.3153+1.225+25.0678 = x,计算器显示为38.6581。答案 x 应为 ( )
A: 38.6581
B: 38.64
C: 38.66
D: 38.67
答案: 38.66
2、单选题:
按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0.106)的是 ( )
A: 0.10534
B: 0.105499
C: 0.10535
D: 0.1055001
答案: 0.1055001
3、单选题:
下列含有两位有效数字的为 ( )
A: pH=7.0
B: pH=6.052
C: pH=4.53
D: pH=9.1
答案: pH=4.53
4、单选题:
下列含有三位有效数字的为 ( )
A: lgK=4.30
B: lgK=10.052
C: pH=9.53
D: pH=11.1
答案: lgK=10.052
5、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下列何数值的绝对误差最小( )
A: 1232.1m
B: 5.21m
C: 0.023m
D: 0.0005m
答案: 0.0005m
6、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下列何数值的相对误差最小( )
A: 1232.1m
B: 5.21m
C: 0.023m
D: 0.0005m
答案: 1232.1m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分离和富集
1001测
1、单选题:
分离和富集一般不能达到的目标为( )
A: 提高选择性
B: 提高检测灵敏度
C: 减少干扰物的影响
D: 减少试剂的用量、加快分析速度
答案: 减少试剂的用量、加快分析速度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回收百分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收百分比越大越好
B: 回收百分比越小越好
C: 回收百分比一定小于100%
D: 回收百分比越接近100%越好
答案: 回收百分比越接近100%越好
3、单选题:
欲分离的两种组分,其回收百分比( )
A: 相差越大越好
B: 相差越小越好
C: 两者之和应等于100%
D: 两者之差应等于100%
答案: 相差越大越好
4、单选题:
下列不能用高浓度NaOH进行沉淀分离的是( )
A: 锌离子与铝离子
B: 铁离子与铝离子
C: 铁离子与锌离子
D: 镁离子与铝离子
答案: 锌离子与铝离子
5、单选题:
下列能用高浓度NaOH进行沉淀分离的是( )
A: 锌离子与铝离子
B: 铁离子与铝离子
C: 铁离子与镁离子
D: 镁离子与镍离子
答案: 铁离子与铝离子
6、单选题:
下列在NaOH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不能生成沉淀的是( )
A: 钙离子
B: 镁离子
C: 钡离子
D: 钠离子
答案: 钠离子
7、单选题:
可用氨水/氯化铵混合溶液进行沉淀分离的是( )
A: 锌离子与铝离子
B: 铁离子与铝离子
C: 铁离子与镁离子
D: 亚铁离子与铁离子
答案: 锌离子与铝离子
8、单选题:
加入稀盐酸,能生成沉淀的是( )
A: 锌离子
B: 铝离子
C: 铁离子
D: 亚汞离子
答案: 亚汞离子
9、单选题:
加入盐酸介质条件下,加入硫化氢不能生成沉淀的是( )
A: 锌离子
B: 汞离子
C: 铜离子
D: 铅离子
答案: 锌离子
10、单选题:
加入弱酸性条件下,加入硫化氢不能生成硫化物沉淀的是( )
A: 锌离子
B: 亚铁离子
C: 镍离子
D: 铝离子
答案: 铝离子
11、单选题:
硫代乙酰胺溶液代替硫化氢溶液作为沉淀剂,有诸多优点,但不包括( )
A: 试剂稳定不挥发
B: 试剂不易被氧气氧化
C: 是均相沉淀剂,形成沉淀比较紧密
D: 形成沉淀的速度快
答案: 形成沉淀的速度快
1002测
1、单选题:
欲萃取水溶液中的碘,下列可用的萃取剂为( )
A: 酒精
B: 丙酮
C: 四氯化碳
D: 醋酸
答案: 四氯化碳
2、单选题:
欲萃取水溶液中的碘,下列不可用的萃取剂为( )
A: 苯
B: 乙醚
C: 汽油
D: 四氯化碳
答案: 汽油
3、单选题:
为了提取稀KI溶液中的碘,首先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四氯化碳。平衡后有机相呈浅紫红色,而水相也有较深颜色。可能原因是( )
A: 氯水加得太少
B: 氯水加得过多
C: 四氯化碳太少
D: 四氯化碳太多
答案: 氯水加得太少
4、单选题:
碘在四氯化碳与水溶液之间建立了平衡,下列何种方法不能使四氯化碳层颜色变浅( )
A: 加入NaOH
B: 加入碘化钾
C: 加入碘
D: 再加入水
答案: 加入碘
5、单选题:
煤油中混入了苯酚,去除其中的苯酚以制得纯化煤油的方法为( )
A: 加入过量溴水,反应分离掉水相
B: 加入NaOH溶液,反应后分离掉水相
C: 加入盐酸溶液,反应后分离掉水相
D: 用火烧掉其中的苯酚
答案: 加入NaOH溶液,反应后分离掉水相
6、单选题:
汽油中含有苯酚,若欲将苯酚转移到苯中,可采取的方法为( )
A: 向汽油混合中加入苯进行萃取
B: 加入NaOH水溶液,取水相加入盐酸后用苯萃取
C: 加入盐酸溶液和苯萃取
D: 用火烧掉汽油,将残渣溶解于苯
答案: 加入NaOH水溶液,取水相加入盐酸后用苯萃取
7、单选题:
在有过量I-时,碘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I3-,亦有少量I2,而被有机溶剂萃取的是I2,则分配比D可表示成 —————–( )
A: D =[I2]有/[I2]水
B: D = [I2]水/[I2]有
C: D = [I2]有/([I3-]水+[I2]水)
D: D = ([I3-]水+[I2]水) / [I2]有
答案: D = [I2]有/([I3-]水+[I2]水)
8、单选题:
Fe3+在某有机相与水相的分配比是99,今有含10 mg Fe3+的水溶液,若用等体积该有机溶剂萃取2次,则水相中剩余Fe3+的质量是( )
A: 0.03mg
B: 0.01mg
C: 0.003mg
D: 0.001mg
答案: 0.001mg
9、单选题:
含Fe3+的HCl溶液,用3倍体积的含HCl乙醚溶液萃取,已知Fe3+有99%被萃取, 则分配比约为( )
A: 3.3
B: 33
C: 300
D: 30
答案: 33
10、单选题:
某萃取体系,用等体积有机相萃取时,萃取率为95%,则分配比为( )
A: 0.5
B: 20
C: 95
D: 5
答案: 20
11、单选题:
某萃取体系,用等体积有机相萃取,萃取效率为E1; 若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两次萃取,则总萃取率E2为( )
A: E12
B: 2E1
C: 1-(1-E1)2
D: E1
答案: 1-(1-E1)2
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4.3随堂测验
1、单选题:
下列何种溶液,可采用强酸溶液的计算公式( )
A: 0.1mol/LHAc
B: 0.1mol/LNaAc
C: 20mLHCl与等浓度10mLNaOH混合
D: 20mLHAc与等浓度10mLNaOH混合
答案: 20mLHCl与等浓度10mLNaOH混合
2、单选题:
下列何种溶液,可采用强碱溶液的计算公式( )
A: 0.1mol/LHAc
B: 0.1mol/LNaAc
C: 20mLNaOH与等浓度10mLHCl混合
D: 20mLHAc与等浓度10mLNaOH混合
答案: 20mLNaOH与等浓度10mLHCl混合
3、单选题:
下列何种溶液,可采用缓冲溶液的计算公式( )
A: 0.1mol/LHAc
B: 20mLHCl与等浓度10mLNaOH混合
C: 0.1mol/LNaAc
D: 20mLHAc与等浓度10mLNaOH
答案: 20mLHAc与等浓度10mLNaOH
4、单选题:
20mL0.06mol/L的HCl与10mL等浓度NaOH混合的pH为( )
A: 1.0
B: 0.01
C: 0.1
D: 2.0
答案: 2.0
5、单选题:
某弱酸HA的Ka=1×10,则0.1mol/L的NaA溶液的pH为( )
A: 9.0
B: 3.0
C: 5.0
D: 6.0
答案: 9.0
6、单选题: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 )
A: NaCl
B: NH4Cl
C: NaHCO3
D: Na2CO3
答案: Na2CO3
7、单选题:
水溶液呈中性是指 ( )
A: pH = 7
B: [H] = [OH]
C: pH+pOH = 14
D: pOH = 7
答案: [H] = [OH]
8、单选题:
0.10 mol/L HCl和1.0 mol/L HAc(pKa = 4.74)混合液的pH为 ( )
A: 2.37
B: 1.30
C: 3.37
D: 1.00
答案: 1.30
9、单选题:
pH=1.00的HCl溶液和pH=13.00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是( )
A: 14
B: 12
C: 7
D: 6
答案: 7
10、单选题: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 )
A: 0.1 mol/L NH4Ac溶液
B: 0.1 mol/L NaAc溶液
C: 0.1 mol/L HAc溶液
D: 0.1 mol/L HCl溶液
答案: 0.1 mol/L NH4Ac溶液
11、单选题: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 )
A: 0.1 mol/L NaAc溶液
B: 0.1 mol/L NaAc-0.1 mol/L HAc溶液
C: 0.1 mol/L NH4Ac-0.1 mol/L HAc溶液
D: 0.1 mol/L NH4Ac溶液
答案: 0.1 mol/L NaAc溶液
12、单选题:
1.0 mol/L NH4HF2溶液的pH是 ( ) [pKa(HF) = 3.18, pKb(NH3) = 4.74]
A: 1.59
B: 3.18
C: 6.22
D: 9.26
答案: 3.18
13、单选题:
今有三种溶液分别由两组分组成:
(a) 0.10 mol/L HCl-0.20 mol/L NaAc溶液
(b) 0.20 mol/L HAc-0.10 mol/L NaOH溶液
(c) 0.10 mol/L HAc-0.10 mol/L NH4Ac溶液
则三种溶液pH的大小关系是 ( )
[已知pKa(HAc) = 4.74, pKa(NH4) = 9.26]
A: a略小于cB: a = b
D: a = b = c
答案: a略小于c
4.4随堂测验
1、单选题:
欲配制p
请发表您的评论